当前位置: 金城要闻

从3000公顷种植基地到亿棒产能 桦甸鲜食玉米实现“量质双升”

  近年来,桦甸市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传统,将鲜食玉米产业作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。通过政策引导、规划先行、项目驱动、全链打造,推动鲜食玉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、产品质量显著提升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,走出一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
  桦甸市鲜食玉米产业的探索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起步,创新推出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产业化经营模式。历经多年深耕,产业规模不断壮大。截至2024年,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,集聚20家加工企业,年加工能力突破1.4亿棒,从种植、采收、加工到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条逐步完善,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。
  为加快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升级,桦甸市在2023年编制出台鲜食玉米产业融合发展规划,同步配套土地、税收、资金等扶持政策,明确提出建设鲜食玉米生产加工示范区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目标。2024年以来,聚焦鲜食玉米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,组建专业招商团队赴外精准推介,成功引进5家实力雄厚的加工企业。为保障项目快速落地见效,创新服务模式,专门成立鲜食玉米产业办公室,从项目审批、用地保障到投产运营,提供全流程、精准化驻企帮扶。截至目前,已有3家引进企业如期完成建设并正式投产。2025年,3家企业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,带动490公顷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建设,加工塑封保鲜玉米2500万棒,产品凭借先进锁鲜技术和优质口感迅速赢得市场青睐。据了解,预计2026年3家企业产量将增至1亿棒,同时计划追加投资上马玉米汁、玉米淀粉等深加工项目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  在桦甸,鲜食玉米的“金字招牌”越擦越亮。目前,全市拥有甜糯玉米相关商标14个,“长白山湖”速冻甜糯玉米凭借严格的全流程质量管控,既斩获国家“绿色食品”认证,又获评“吉林名牌农产品”;“晓峰”“黄金格格”等品牌则以独特口感赢得市场认可,跻身吉林省著名商标行列。依托过硬品质,“臻粘”等产品成功打开长三角、珠三角市场,与50余家优质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。常山镇更先后荣获“金农奖・2019中国甜糯玉米之乡”称号、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单位,为桦甸鲜食玉米产业再添两张“国字号”名片。
  如今,在桦甸的田间地头,成片的鲜食玉米长势喜人,走进加工车间,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。从种植规模化、加工集群化到产品品牌化、产业融合化,桦甸鲜食玉米这一“黄金产业”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成为助推桦甸市农业现代化、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 
 
 
 
 

初审:于 鲲

  复审:邵 宇

  终审:于德新

 
 
 
 
(信息来源:桦甸发布) 发表时间:2025-09-24 08:20
桦甸市人民政府